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业务研讨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业务研讨 > 正文

最常用的7个税“避”税方式,合法与非法的,仅限看得懂的人!

更新时间:2017-08-02 10:23:03点击次数:4593次

试着去想想,合法与非法,“避”用引号,也是这个原因。




一、比较常用的类型


1替票报销


也就是把员工的工资转化为企业的费用,操作简单,这个基本已是很多公司的潜规则了。但是要注意费用的合理性,金三下用的发票的合规性,以及关注业务招待费的“两头夹”的税前扣除方式。风险不是没有,不是没有,不是没有,切记。


2中高层的公车私用


注意合同约定的合理性、数量和报销金额的合理性、同时关注报销项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风险。(公车私用不同的地方口径还有些差异)


3利用年终奖单独纳税的优惠政策


这个就不赘述了。


4通讯费报销


这个每个地方都有税优惠的方式。


5对于绩效占比较高的工资模式,调整各月工资,拉平……


对于绩效高低对税负影响较大的工资模式,此时拉平各月工资就显得比较有效果。


6公积金


公积金的缴纳是有避税效果的,对于很多购房者而言,是希望高公积金标准。所以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公积金缴纳梯度,供员工选择。


7提高职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


比如,企业提供住所等。


二、不合理,违法的,风险大


1增加员工人数,分摊工资


不赘述


评:特别非常好发现,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2总额不变,调整工资申报


如下来源 《高收入个人如何做好个税筹划(修订)-张海涛》常见的做法是,公司把高收入员工的工资在报税时以较低的金额申报,把低收入员工的工资在报税时以较高的金额申报(多出的税款由高收入员工承担),发放时按均按实际应得的金额发放。在保持工资总额不变且全额申报个税的情况下,通过把高收入员工的工资拆散,化整为零隐藏在低收入员工工资内,达到为高收入员工“节税”的目的。


最极端的是通过普通员工私下转钱给中层的方式。


评:假的真不了,一旦被举报或被税务机关稽查,很快就会露出马脚。企业所面临风险就是未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被行政处罚。


3分内外账发钱,多张卡

不赘述

(编辑:huarui)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迎燕路70号(原同里宾馆)

联系电话:0512-63414422

传真号码:0512-630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