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业务研讨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业务研讨 > 正文

​【做一张好底稿】审计说明的语言逻辑(2)

更新时间:2017-06-22 16:04:00点击次数:4963次

分类的逻辑与主次的逻辑


分类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信息传递的效率。实际上对于阐述者而言,已经有了关于信息最初的筛选和判断,但是如果在表达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向接受者传递出错误的信息,或者对接受者形成干扰。


比如:


固定资产本期的变动包括购买增加300万,在建工程转入1000万,折旧计提400万,处置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分别为600万与450万,净影响150万。


这样的描述显然重点不够突出,我们可以使用“主要”、“其他”等字眼来对重点进行突出:


固定资产本期的变动主要为在建工程转入增加1000万,其余变动为购买增加300万,折旧计提400万,处置减少固定资产150万(原值和折旧分别为600万与450万)。


也可以把原值和折旧分层来描述,这样层次感更为明显。


固定资产原值本期的变动主要为在建工程转入增加1000万,其余变动为购买增加300万;折旧的主要变动为计提折旧400万,此外处置减少了固定资产150万(原值和折旧分别为600万与450万)。



适当的精简内容也能起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比如: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400万,折旧与摊销300万,办公费用100万,招待费用100万,水电费30万。


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有时候只需要知道主要的内容即可,并不需要知道这么全面(如果有必要,全面的内容可以作为一个附件,但是在正文中,还是应当考虑适当的精简)。有关的内容可以精简为: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400万,折旧与摊销300万,其他包括办公费用、招待费用、水电费等230万。


就跟摄影一样,遮盖住次要的部分,做减法,可以有效的突出重点。




所以,把要讲述的事情先整理一下思路,理清楚一下重点,用层次结构和文字组织起来,利用“主要”、“其余”、“此外”、“等”等词语的变化,可以有效的表达出描述内容的主次变化来。


角度变化逻辑

汉语语言的结构中,界定了主谓宾的顺序,这其实有助于我们表达和理解。但是我们在表达中,经常不自觉的把“主语”悄悄的进行了换位,这会影响我们表达和阅读的流畅性。比如:


我们将要展开一个关于销售是否具有实质性的讨论。ABC同属与一个集团内,出于税务筹划及其他方面的考虑,A公司将货物卖给了B,C公司接着向B进行采购。


在开始描述的时候,顺着实物销售流,我们的思路从A出发,把货物卖给了B;但是第二句突然一下主语跳跃成了C,行为的角度也一下子从销售转变成了采购。这对于我们理解起来,将影响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性。尤其是在描述复杂问题的时候,这样的主角视角的转换,就好像一个人左盼右顾,本身自己就没有想好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信息的表达本身就存在问题。


如果顺着销售流,侧重于实物流动,描述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将要展开一个关于销售是否具有实质性的讨论。ABC同属与一个集团内,出于税务筹划及其他方面的考虑,A公司将货物卖给了B,B又把货物销售给了C。


如果站在主体的角度上,聚焦于公司,描述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将要展开一个关于销售是否具有实质性的讨论。ABC同属与一个集团内,出于税务筹划及其他方面的考虑,B公司向A公司进行采购,紧接着又把货物销售给了C。


无论哪种角度,都应当是沿着一定道路进行的,避免描述的角度出现跳跃。


跳跃的思维在做头脑风暴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利器,但是在信息沟通和传达时却容易给我们造成障碍。信息就像快递,需要安全、准确的送达才行。


结语

语言的逻辑其实侧面影响了我们沟通的能力,这在审计师工作时,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沟通,都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信息在表达出去之前,多自我检查一下,想一想,看一看,有助于我们自我纠正。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可能有的连接词,有的语句的顺序并不起眼,但是一个个小的细节,累积起来决定了我们底稿的成败。


*表达信息之前,想要要表达的重点

*运用好连接词,和有助于我们识别特征与重点的词汇

*适当的修剪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以突出重点

*表达的时候思维避免出现跳跃,如果事情复杂的过程难以讲清楚的,写下来,多想一想再表达

*留出自我检查的空间和时间

(编辑:huarui)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迎燕路70号(原同里宾馆)

联系电话:0512-63414422

传真号码:0512-630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