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业务研讨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业务研讨 > 正文

【做一张好底稿】审计说明的语言逻辑(1)

更新时间:2017-06-22 16:02:00点击次数:4764次

前面的文章里,我们提到了底稿的逻辑。那是对于底稿的整体而言,讲的是底稿论证的逻辑。而今天主要想聊的是底稿上语言的逻辑;通俗的说,是如何讲述一件事情的逻辑。讲述一个事情,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才能够保证信息接受者能清楚明白的抓住重点。这是今天我们想讨论的内容。


一个叙事逻辑清晰的底稿,能够让人轻松的抓住主线,拎清脉络,很快的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看一张叙事逻辑清晰的底稿,如同和一个逻辑清晰的人打交道一样,是令人愉悦的,仿佛他总是知道你想要知道什么信息,就好像瞌睡有人送枕头。但是反过来,如果叙事的逻辑不清晰,就不那么愉快了,能够让你看过底稿之后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甚至转眼就忘


 

语言的逻辑没有公式化的模板


和我们之前讨论的底稿逻辑有所区别,记录的语言逻辑没有公式化的模板可以套用(这或许也是文科和理科思维的差别之一)。相反,记录者需要根据所讲述的内容,来确定自己记录所选择的语言逻辑。不同的语言逻辑,决定了突出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同派兵布阵,不同的顺序和位置决定了语言将起到不同的作用。


孙子兵法有云: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指望通过造成有利态势去夺取胜利,而不去苛求部众。所以,他能不考虑人的主观因素,而依靠兵势作用的充分发挥。驾御兵势,指挥部众作战,就如同转动木石一样。木石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之处就会静止,而放在高峻险陡之地就会滚动;方的就会静止,圆的就会滚动。所以,善于指挥军队作战所造成的态势,就如同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势”。


而语言之逻辑,就是文字之“势”。或如同木石静止安稳平坦,或如同滚落万丈高山雷霆万钧,取决于语言怎么来安排。而审计,本质就是说服自己,说服别人的技术活。因此“因势利导”的语言逻辑功底,简直就是审计的必修课之一。


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的逻辑是最常见的逻辑。对于会计而言,日记账便是最常见的时间顺序。这常适用于与时间关联度较高的场景,或者需要重点突出时间要素的场景。


如同下面的场景:

经理发现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A客户制定了偏高的收入目标,前三季度均未能完成,但是第四季度爆发增长完成了全年目标,经理希望助理能够整理A客户的季度收入,以此比对行业收入的季节性分析是否匹配。

(为了对比的更强烈,采用了按月的数据,事实上,季节数据即可以体现出与行业的季节分析,同时获取行业的季节数据也更为普遍)


助理整理后得到的记录如下:


A公司收入情况如下:

月份   :   金额

12月=   8800万

10月=   8600万

9月  =  8000万

6月  =  7600万

7月 =  7100万

11月 = 7100万

5月  =  6500万

1月  =  5800万

8月  =  5700万 

3月  =  5400万

4月 = 4000万

2月 = 3700万

这并不能说助理的记录缺乏逻辑,显然,助理是按照金额的顺序和逻辑对收入进行了记录和排序。但是这并不是经理所想要的,可以想象,经理拿到了这个数据之后并不能做出按季节的分析,还需要重新的再整理或者排序。


这并不是说数据或者逻辑错了,只是出现在了不合适的场景。在经理希望分析季节性的情况下,显然按时间排序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果逻辑


因果逻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逻辑,也是从事审计的人们大量运用到的。了解清楚事务之间的前因后果非常的重要,错误的判断甚至可能会导致我们走向相反的方向。


比如这样的记录:

公司本年度坏账准备增加较大,主要是因为当期应收款涉及诉讼较多。


乍一看这么说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上,诉讼较多”本身也并不是事件的原因,和坏账准备增加较大一样,是同样原因下的两个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坏账准备会增加呢?因为款项回收出现困难。而为什么会出现回收困难呢?因为债务单位经营困难。


而同样的,为什么诉讼会增加呢?也是因为债务单位经营困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这点上,债务单位的经营和还款困难才是坏账准备增加直接的原因。而并不是像审计所记录的,“诉讼较多”是坏账准备增加的原因。


因此我们的着重点应该在于被审计单位是不是出现经营与还款困难上(包括可能因为产品质量等涉及纠纷,进而影响回款等的情况),而不是聚焦于诉讼。诉讼本身也只是事件发展的一个结果,而并不是原因。


反复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局势下理清思路。


同样的道理,还有下面的记录:

公司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改善了服务。


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将伴随着成本的增长,利润增长是否能简单的归集到质量的提高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寻找原因。如果简单的认定利润增长的原因就是质量提高,可能会操之过急,偏离了方向。


因果关系是具有传导效应的,一层层向下传导,质量提高—— 竞争力增加——销售变好 ——收入增加覆盖边际成本  ,经过了一系列的传导之后,最终才能体现出利润提高;其中一个环节掉链子,可能都会遮盖住真正的原因,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审计结论。严格来说,这样记录的审计说明是不严谨的。


时间逻辑和因果逻辑只是常见的两个逻辑,篇幅所限,其他更多的语言逻辑我们在后面再讨论,权作交流,只为不断提高。


*逻辑之间没有对错,只有更适合的问题,讨论逻辑之间的优劣都必须聚焦于具体的语境里

*在讨论记录的逻辑的时候,明确所想要表达的意图和目的是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逻辑来描述更合适。

*因果逻辑是审计人员的必修课,弄清楚因果关系也是审计结论说服力的来源

*清晰的语言逻辑能够有效的提高底稿的流畅程度


(编辑:huarui)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迎燕路70号(原同里宾馆)

联系电话:0512-63414422

传真号码:0512-630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