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业内新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新闻 > 正文

预算绩效管理如何推进?来看看江苏是如何做的,下一步计划又是怎样

更新时间:2017-06-19 16:07:00点击次数:5446次

 今年一季度,2017年度江苏省省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经过“二上二下”编制和审核,已全部确认下达。今年,江苏省共有65个省级部门编报了476个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环保等领域,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12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667亿元。继2015年以来,江苏省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全覆盖。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不断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业务需求相结合,与预算管理各环节相融合,与预算单位强化项目管理、提升管理成效相契合,让预算绩效管理有“绩效”,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2年至今,共有四个年度财政部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



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如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首先是绩效目标管理。部门和单位在申请预算时,要按照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定得比较合理,绩效指标设计得比较科学,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就不会偏离方向,绩效评价就能正确反映使用绩效。


  “我们突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龙头作用,有计划、分步骤地逐年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实现了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做到了绩效目标与预算管理的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江苏省财政厅李建平副厅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随意打开《江苏省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主要有基本情况表,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与标准值表,绩效目标审核表三部分构成。

 ● 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设立依据、立项必要性、实施可行性、资金用途、使用范围、分配方法、绩效目标(简述)、上年度执行情况。

 ● 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与标准值表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名称、目标值、目标值制订说明、资金申报计划、项目实施计划与资金支出进度,每项都有若干小项,共有109项。

 ● 绩效目标审核表内容包括:项目立项与资金审核(30分)、项目资金支出与实施计划进度审核(10分)、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和标准值审核(60分)。每项也分为若干小项,全部量化为更小的分值。


  在审核表的下方,业务处审核:是否立项,资金匹配情况;项目基本信息、资金支出与实施计划进度情况;绩效目标是否指向明确、合理可行。绩效处审核:绩效目标完整性、重要性及细化量化情况;评价指标规范性、经济性情况;标准值是否科学合理。审核职责分工反映了内部协调和责任机制的分明。


  根据综合评审等级,决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得“优”、“良”和“中”的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得“差”的不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其中优(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小于60分)。


  早在2009年,江苏省财政厅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将试点扩大到省级六个部门共72个项目,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研发了嵌入部门预算管理软件系统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模块,编印了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指导手册,并对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邀请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等院校和行业方面的专家教授组成综合评审组,对绩效目标分别进行综合评审,评出了“优良中差”等级,并出具综合评审意见。此后逐年完善。2016年,共有61个省级部门编报了499个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达3127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736亿元,增长31%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次选择经重点评审的20个省级部门的20个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公开试点,各试点部门均在门户网站专栏公开了相关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2017年,2016年已公开绩效目标的20个部门公开所有项目绩效目标,并继续选择另外20个部门的20个项目绩效目标组织专家评审,并在各部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



精准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有了绩效目标,执行效果怎么样?除了开展绩效监控,再就是要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有序扩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拓展绩效评价模式,省财政重点选择省级财政安排预算且执行完成的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通过绩效评价提高了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意识,强化部门支出责任,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表示。


  2012年9月,江苏省财政厅开展了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对2009年至2011年该专项资金分别从目标政策、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项目产出、产出应用、项目绩效等方面收集评价资料,客观公正评价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报告印发后,省教育厅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并将情况书面反馈省财政厅,成为首个正式反馈绩效评价整改情况的部门。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绩效评价工作不断完善。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2015年度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评价时,第三方机构从政策研读入手,经全省实地调研,研究制订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方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全省所有项目用款单位按要求填报数据,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机构会同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同时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在对指标数据汇总分析评价后,最终形成了绩效评价报告。有关部门根据报告反映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迅速进行了调整完善。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紧紧围绕改革和政府中心工作,选择涉及民生、社会关注、资金量大的重点项目,组织绩效评价,做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先保质再扩量,逐步扩大覆盖面。2016年,开展财政重点评价12项、涉及财政资金53.3亿元,同时要求122个一级预算部门各选择1个项目组织绩效自评价,涉及财政资金287.7亿元。


  几年来,江苏省财政厅先后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彩票政策与资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等8个专项资金及政策绩效评价报告,共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10余次批示。其中,省委主要领导曾批示:“开展省级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效果很好,既可以对国家资金使用起到保证,又能对部门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此项工作应更好开展下去,并与部门考核相结合。”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是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江苏省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将绩效目标评审意见作为当年预算安排、年度预算调整、进入财政预算滚动项目库的重要依据。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后,评价结果为差的,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达不到主要预期绩效目标的,由财政部门提请同级政府调整或者撤销该专项资金。


  2015年,江苏省财政厅委托上海闻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对2012-2014年江苏省彩票政策执行情况和使用彩票公益金的南京体院中国网球学院项目、2014年福彩助残“福康行”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上海闻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咨询二部主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2014年江苏省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涉及资金898亿元、项目单位50余家,“我们首先梳理了国家及江苏省近10年彩票政策变迁历程;分环节设计对江苏省彩票管理的指标体系;同时从福彩和体彩公益金各选取一个典型扶持项目,以点推面,深入挖掘公益金管理中的问题;考虑到项目的公益性定位,评价组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彩民和公益金受益群体满意度调查。通过评价,从政策的设计、执行、效果三个层面总结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接到绩效评价报告后,相关部门和单位立即对项目执行和资金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起到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的效果。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除项目整改外,我们还积极探索与预算编制结合的机制,及时将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厅预算处和厅相关业务处室,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同时要求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在门户网站公开,依据评价结果实施问责。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江苏省财政厅设计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相互补充的指标体系,切实强化绩效管理手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双管齐下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如何形成部门联动、让绩效评价有公信力,进而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江苏省财政厅的做法是:在夯实自身工作基础的同时,积极借助外力,双管齐下,努力促进绩效管理的“绩效”越来越充分地体现。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一是创造条件,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内容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和财政内部工作考核体系,利用机制和制度的刚性推进工作;加大向政府、人大、政协的汇报和宣传力度,加强与审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与配合,借助政府内部监督,合力推进工作;按照新《预算法》要求,逐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力度,借助社会公众监督,倒逼推进工作。


  二是使用好第三方机构和专家等外部力量。广泛征集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严格准入门槛,建立竞争激励考核机制,通过相对充足的业务工作量,加快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和服务财政绩效管理的能力。


  三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应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简化工作环节,减少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量,加强标准化和流程化建设,依据系统中强大的绩效指标体系和计算分析模型,提高了绩效目标申报质量,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科学性。


  四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夯实管理工作基础。在以往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了《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评价暂行办法》、《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聘任专家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跟踪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预算绩效评价管理规程》等制度,搭建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


  几年来,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基本确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全,绩效管理基础平台得到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开始显现。


  “下一步,我们要试点专项资金事前绩效论证,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时,选择部分项目在预算批复前,由省财政组织相关力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支持或进行预算调整;试点专项资金绩效监控,2018年选择部分项目,探索建立部门根据绩效目标进行项目实施情况监控及反馈的工作机制;加大绩效管理成果应用力度,加强与预算挂钩、落实绩效反馈、加强绩效汇报、扩大绩效公开。2018年实现绩效目标全公开,所有财政重点评价和部门自评价报告要完整公开。”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建平表示。


 今年一季度,2017年度江苏省省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经过“二上二下”编制和审核,已全部确认下达。今年,江苏省共有65个省级部门编报了476个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环保等领域,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120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667亿元。继2015年以来,江苏省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全覆盖。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不断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业务需求相结合,与预算管理各环节相融合,与预算单位强化项目管理、提升管理成效相契合,让预算绩效管理有“绩效”,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2年至今,共有四个年度财政部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



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如何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首先是绩效目标管理。部门和单位在申请预算时,要按照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设定得比较合理,绩效指标设计得比较科学,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就不会偏离方向,绩效评价就能正确反映使用绩效。


  “我们突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龙头作用,有计划、分步骤地逐年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实现了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做到了绩效目标与预算管理的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江苏省财政厅李建平副厅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随意打开《江苏省省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主要有基本情况表,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与标准值表,绩效目标审核表三部分构成。

 ● 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设立依据、立项必要性、实施可行性、资金用途、使用范围、分配方法、绩效目标(简述)、上年度执行情况。

 ● 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与标准值表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名称、目标值、目标值制订说明、资金申报计划、项目实施计划与资金支出进度,每项都有若干小项,共有109项。

 ● 绩效目标审核表内容包括:项目立项与资金审核(30分)、项目资金支出与实施计划进度审核(10分)、绩效目标、评价指标和标准值审核(60分)。每项也分为若干小项,全部量化为更小的分值。


  在审核表的下方,业务处审核:是否立项,资金匹配情况;项目基本信息、资金支出与实施计划进度情况;绩效目标是否指向明确、合理可行。绩效处审核:绩效目标完整性、重要性及细化量化情况;评价指标规范性、经济性情况;标准值是否科学合理。审核职责分工反映了内部协调和责任机制的分明。


  根据综合评审等级,决定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得“优”、“良”和“中”的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得“差”的不进入下一预算流程。其中优(90-100分)、良(80-89分)、中(60-79分)、差(小于60分)。


  早在2009年,江苏省财政厅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将试点扩大到省级六个部门共72个项目,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研发了嵌入部门预算管理软件系统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模块,编印了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指导手册,并对有关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邀请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等院校和行业方面的专家教授组成综合评审组,对绩效目标分别进行综合评审,评出了“优良中差”等级,并出具综合评审意见。此后逐年完善。2016年,共有61个省级部门编报了499个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资金达3127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736亿元,增长31%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次选择经重点评审的20个省级部门的20个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公开试点,各试点部门均在门户网站专栏公开了相关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2017年,2016年已公开绩效目标的20个部门公开所有项目绩效目标,并继续选择另外20个部门的20个项目绩效目标组织专家评审,并在各部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


 

精准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有了绩效目标,执行效果怎么样?除了开展绩效监控,再就是要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有序扩大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拓展绩效评价模式,省财政重点选择省级财政安排预算且执行完成的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通过绩效评价提高了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意识,强化部门支出责任,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表示。


  2012年9月,江苏省财政厅开展了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对2009年至2011年该专项资金分别从目标政策、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项目产出、产出应用、项目绩效等方面收集评价资料,客观公正评价专项资金政策绩效。评价报告印发后,省教育厅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并将情况书面反馈省财政厅,成为首个正式反馈绩效评价整改情况的部门。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绩效评价工作不断完善。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2015年度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评价时,第三方机构从政策研读入手,经全省实地调研,研究制订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方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工作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全省所有项目用款单位按要求填报数据,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机构会同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同时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在对指标数据汇总分析评价后,最终形成了绩效评价报告。有关部门根据报告反映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迅速进行了调整完善。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紧紧围绕改革和政府中心工作,选择涉及民生、社会关注、资金量大的重点项目,组织绩效评价,做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先保质再扩量,逐步扩大覆盖面。2016年,开展财政重点评价12项、涉及财政资金53.3亿元,同时要求122个一级预算部门各选择1个项目组织绩效自评价,涉及财政资金287.7亿元。


  几年来,江苏省财政厅先后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彩票政策与资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等8个专项资金及政策绩效评价报告,共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10余次批示。其中,省委主要领导曾批示:“开展省级财政支出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效果很好,既可以对国家资金使用起到保证,又能对部门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此项工作应更好开展下去,并与部门考核相结合。”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结果应用是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江苏省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将绩效目标评审意见作为当年预算安排、年度预算调整、进入财政预算滚动项目库的重要依据。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后,评价结果为差的,责令其限期整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达不到主要预期绩效目标的,由财政部门提请同级政府调整或者撤销该专项资金。


  2015年,江苏省财政厅委托上海闻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对2012-2014年江苏省彩票政策执行情况和使用彩票公益金的南京体院中国网球学院项目、2014年福彩助残“福康行”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上海闻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咨询二部主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2014年江苏省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涉及资金898亿元、项目单位50余家,“我们首先梳理了国家及江苏省近10年彩票政策变迁历程;分环节设计对江苏省彩票管理的指标体系;同时从福彩和体彩公益金各选取一个典型扶持项目,以点推面,深入挖掘公益金管理中的问题;考虑到项目的公益性定位,评价组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彩民和公益金受益群体满意度调查。通过评价,从政策的设计、执行、效果三个层面总结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接到绩效评价报告后,相关部门和单位立即对项目执行和资金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起到了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的效果。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除项目整改外,我们还积极探索与预算编制结合的机制,及时将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厅预算处和厅相关业务处室,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同时要求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在门户网站公开,依据评价结果实施问责。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江苏省财政厅设计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相互补充的指标体系,切实强化绩效管理手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双管齐下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如何形成部门联动、让绩效评价有公信力,进而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江苏省财政厅的做法是:在夯实自身工作基础的同时,积极借助外力,双管齐下,努力促进绩效管理的“绩效”越来越充分地体现。


  江苏省财政厅绩效处有关人士介绍,一是创造条件,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内容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和财政内部工作考核体系,利用机制和制度的刚性推进工作;加大向政府、人大、政协的汇报和宣传力度,加强与审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与配合,借助政府内部监督,合力推进工作;按照新《预算法》要求,逐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力度,借助社会公众监督,倒逼推进工作。


  二是使用好第三方机构和专家等外部力量。广泛征集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严格准入门槛,建立竞争激励考核机制,通过相对充足的业务工作量,加快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和服务财政绩效管理的能力。


  三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应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简化工作环节,减少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量,加强标准化和流程化建设,依据系统中强大的绩效指标体系和计算分析模型,提高了绩效目标申报质量,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科学性。


  四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夯实管理工作基础。在以往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了《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评价暂行办法》、《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聘任专家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跟踪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预算绩效评价管理规程》等制度,搭建完善了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


  几年来,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基本确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全,绩效管理基础平台得到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开始显现。


  “下一步,我们要试点专项资金事前绩效论证,编制2018年部门预算时,选择部分项目在预算批复前,由省财政组织相关力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支持或进行预算调整;试点专项资金绩效监控,2018年选择部分项目,探索建立部门根据绩效目标进行项目实施情况监控及反馈的工作机制;加大绩效管理成果应用力度,加强与预算挂钩、落实绩效反馈、加强绩效汇报、扩大绩效公开。2018年实现绩效目标全公开,所有财政重点评价和部门自评价报告要完整公开。”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建平表示。


(编辑:huarui)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迎燕路70号(原同里宾馆)

联系电话:0512-63414422

传真号码:0512-630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