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业内新闻
重组年末提速 上市公司悲喜两重天
更新时间:2014-12-19 16:19:00点击次数:7784次字号:T|T
在上市公司加紧运作资产重组的背后,则是证监会对资产重组审核提速的支撑。

     随着年关的临近,A股市场中涉及资产重组的事项明显升温,不仅上市公司扎堆推进资产重组,就连证监会也加快了对相关事项的审核。不过与此同时,有关上市公司重组告吹的消息也频频爆出,而随着资产重组事项的密集落实,A股市场中的相关个股也随着或喜或悲。

  上市公司发力资产重组

  在停牌一个多月之后,均胜电子的资产重组方案于昨日(16日)浮出水面,公司将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高端方向盘系统总成供应商Quin GmbH 100%股权以及均胜普瑞工业机器人项目。无独有偶,星星科技也在昨日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联懋100%股权。

  据了解,近期像均胜电子、星星科技这样发布资产重组预案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本月以来已先后有深天地A、南方汇通等23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各自的并购重组方案,而整个11月份推出并购重组预案的上市公司也不过12家。在积极推出重组方案的同时,A股上市公司也加快了资产重组的推进进度,统计数据显示,本月以来资产重组事项实施完毕、进入过户阶段、获得股东大会批准的上市公司分别为9家、7家、4家,也都较11月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就在上市公司加紧运作资产重组的背后,则是证监会对资产重组审核提速的支撑,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12月以来已有福日电子、久其软件等17家公司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通过或者得到证监会的正式批准,同时利德曼、天沃科技等7家公司的重组方案在本月得到证监会的受理。相较之下,在11月份证监会只放行了朗玛信息、飞乐音响等14家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李竺松指出,之所以出现上市公司在年底密集运作资产重组,一方面是因为部分业绩疲软的公司已经到了生死期,如果不能在年内完成资产重组,就有可能因为财务数据不达标而遭遇“戴帽”、暂停上市乃至退市。另一方面,对于没有业绩压力的公司而言,如果资产重组被拖到明年,那么在审核过程中就要提交2014年的财务数据,万一今年的财务数据不理想或者所属行业成为明年的调控对象,就有可能对其重组事项带来新的变数,所以有心于重组的上市公司都加快推进递交材料进度,年底审核才迎来加速潮。

  重组失败阴云渐起

  随着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步伐的加快,重组概念股也成为年底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本报数据中心梳理,出现在昨日个股涨幅榜上的深天地A、安阳钢铁、南方汇通、均胜电子、广州友谊、首旅酒店、星星科技、粤宏远A、青岛碱业等多只个股都属于在本月发布过资产重组消息的个股。

  虽然重组概念近来颇受市场欢迎,但充满不确定性的资产重组给投资者带来的却并非全都是鲜花与财富,同样在昨日,本周一传出资产重组失败噩耗的成飞集成迎来了复牌后的第二个跌停。

  实际上,随着近期A股上市公司加速推进资产重组并购,有关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告吹的消息也开始不断浮出水面,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本月以来已先后有成飞集成、金城股份、万鸿集团、大橡塑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告吹,而11月份重组失败的上市公司只有德力股份和步森股份。

  据了解,导致相关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组标的资产的交易价值不确定,比如金城股份便因为拟收购的百花集团资产权属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而终止重组。二是重组双方对重组标的资产价值评判意见不一,比如万鸿集团收购佛山宾馆一事便因为双方对重组标的价值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告吹。不过引发近期上市公司重组密集失败的最关键因素却在于监管政策,除了成飞集成的并购重组因存在行业垄断嫌疑被终止外,大橡塑的资产重组则由于“并购标的与当地产业布局的关联度不完全相符”被否。

  小盘股重组成功几率高

  随着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项在年底密集获批,重组概念股也成为近期弱势行情中难得的一抹亮点,比如重庆钢铁重组方案于1126日获国资委批复后,重庆钢铁股价在上周累积上涨50.63%*ST盛润在周一发布重组获批公告后,也在当天涨停。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李竺松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普通投资者精准布局重组概念股的难度很大,但通过综合分析公司总股本、大股东持股比例、重组方向等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布局重组潜力股的准确性。上市公司总股本越大,重组时注入的资产也就越大,重组的难度相应提升,从历史经验看,重组成功的公司总股本通常在5亿股以下,较小的股本规模不仅可以降低重组的难度,也有利于重组成功后的市场炒作。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便于重组方运作,降低重组风险。此外,符合宏观政策方向的重组能有效降低监管层喊停的可能性。另外,此前有过重组预期但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重组的公司在条件成熟后再次启动重组的可能性很大,最终成功的几率也较高。

  长城证券投资顾问龚科则提醒投资者,重组类股票的不确定性较大,回避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避免高位买入。其次,重组耗时漫长,因此对于重组股的操作要有充分的耐心,重组间隔的时间越长,重组后股价的升幅也越大;同时投资者要避免孤注一掷,宜采取分散投资的方式进行,可考虑选择在不同价位分批买入的手法摊薄成本风险。

重庆商报 (编辑:hua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