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业内新闻
监管改善营商环境制度交易成本有望下降
更新时间:2018-08-25 16:08:00点击次数:5216次字号:T|T

围绕企业税负话题的讨论越发激烈,企业家层面从曹德旺到蒋锡培,减税降费的呼声再起。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不能让企业多头跑、多次跑,要努力降低办事过程中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三天后,国家税务总局表态,将在今年9月底前,再确定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海南重庆陕西新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等12省(区、市)税务局作为第二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随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望提速解决,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将得以下降。

深化“放管服”

在舆论关注企业税负话题的时候,营商环境也成为讨论中的一个高频词汇。

然而,由于目前各机构采用的评价指标不同,所以全球各经济体在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序也不尽相同。世界银行最新评出的营商便利度十佳名单分别为新西兰、新加坡丹麦韩国、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挪威、格鲁吉亚和瑞典

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中国大陆地区并不在前十名单内,这一结果也引起中国官方的重视。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准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项硬举措,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

尤为重要的是,《通知》要求,今年9月底前,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再确定国家税务总局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海南、重庆、陕西、新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等12省(区、市)税务局作为第二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孙玉山介绍,2017年7月,税务总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5省(市)税务部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试点工作。

“一年来,各试点单位围绕纳税人办税的问题,共制定350条先行先试措施,为全国税务系统提供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孙玉山说。

广州市为例,税务部门推行的一般纳税人“一键申报”,将申报准备时间从20分钟压缩至5分钟,大大降低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而上海市税务部门推行的要素申报,建立“防伪税控系统”与“金税三期系统”的数据集成,实现了申报数据的自动归类和自动填写。

孙玉山介绍,过去一年来,试点单位通过加快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有效减轻了税企双方负担。

根据《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7年报告》,人力资源供应短缺、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和税费负担过重,是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

其中人力资源短缺的发生率为18.0%,行政干预和政府廉洁效率发生率为15.2%,企业税费负担的发生率为14.7%。报告认为,行政干预中涉及行政审批、行业准入及其他干预过多,审批手续繁杂,官员不廉洁,企业要花大量时间和政府打交道。

企业税费负担包括企业认为目前的法定税负过重、税务机关不依法征税及税外收费和集资摊派对企业造成影响。

交易成本降低

“《通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分析称。

以改进纳税人网上自主申报为例,《通知》要求,今年年底前,试点开展纳税人网上自主更正申报,纳税人能够在申报期内自主更正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申报数据并补缴相应税款,并于2019年底前,推广至全国纳税人和全部税种,从而减少纳税人往返办税服务厅次数,更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防范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对此,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坦言,《通知》所有的便利政策都以企业的合规性为前提。

“对企业来说,要想享受政策利好首先是没有欠税偷税行为。因为这些政策都是基于良好的企业信誉而言的,因此对那些无欠税(费、罚款)记录的企业来说,减税降费的效果明显。”

5月1日开始,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电力行业成为众多受益行业之一。据统计,该项措施涉及金额约216亿元,可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2.16分,降幅达2.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

为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地,多部委启动联合督察。

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共同部署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

会议要求,要严厉打击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严厉打击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对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只为骗取国家利益的专业犯罪个人或团伙,以零容忍的态度“露头就打”,让“假企业”和“假出口”无处藏身。

(编辑:hua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