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用户注册
繁体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业内新闻
【中国税务报】春风行动:大企业有感也有盼
更新时间:2018-03-24 15:19:00点击次数:4946次字号:T|T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税总发〔2018〕19号)。根据该文件,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新时代·新税貌”为主题,将在全年推出5类20项便民办税措施。那么,作为历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受益者,大企业的关注点是什么?有哪些惊喜?又有哪些期待?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大企业财税负责人。

增强法规确定性:企业最关注

记者注意到,增强税收法规确定性、被列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首个内容。据悉,国家税务总局将从完善税收制度、开展征管制度清理、升级税收业务规范以及加强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四个方面开展15项具体措施,增强税收法规确定性。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何杨认为,确定、统一的税制,有利于大企业发展壮大,自然会受到其关注。

实务中,企业业务创新与税法规定滞后的矛盾长期存在,这导致企业很容易面临税收法规确定性不强的困扰。某大型保险企业办税人员肖雅洁告诉记者,随着经济事项的快速变化,许多行业创新、产品创新和交易模式创新应运而生,而税收法律法规则可能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比如,资管产品征收增值税的政策中,对免税产品的定义就比较模糊,对收益权互换、收益权转让、优先股、可转债等各类特殊资产的税务处理规定也不是十分清楚,这都会带来纳税人税法遵从的难度。

因税收政策的不确定备受困扰的,还有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税务经理许华鑫。许华鑫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投资业务,部分业务涉及项目收益权的转让。许华鑫关心的是:在项目退出环节,项目公司向投资者按照收益权分配的收益能否在税前扣除?哪些凭证可以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许华鑫说,这些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收益权的分配模式对投资业务的影响巨大。上述税收法规如果能进一步明确,会非常有利于企业投资业务的开展。

记者还了解到,大企业往往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但有时各地税务机关对同一税收法规的理解不同,导致其在执行时存在差异。恒昌集团税务总监高丽告诉记者,这种感受在营改增过渡时期尤为明显。高丽表示,随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持续开展,相信在各地税务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建立税收政策、征管制度与信息系统间的联动调整制度,实现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

许华鑫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税务机关开始重视税收确定性的问题。比如福建省国税局和厦门市国税局,在回应企业提出的税收热点问题时,迅速、清晰、明确,让纳税人很有获得感。特别是最近福建省国税局推出的“资管产品增值税热点问题解答”,就得到了各地企业税务人员的高度认可。“在今年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期待各地税务机关能对热点问题做出类似具有很强确定性的回复。”许华鑫说。

增强管理规范性:企业最惊喜

规范税收管理,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有助于保障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从改进税收执法、推进实名办税、实施信用管理和防控税收风险4个角度出发,共推出13条具体措施,增强管理规范性,提升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公平感。“看到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有关规范性的内容,我感到十分惊喜。”高丽说。

采访中,很多大企业提到了自2016年起推行的实名办税。对企业而言,实名办税不仅让企业享受到一次身份确认、终身零障碍办税的优质服务,而且能有效避免他人冒用公司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公司合法权益。对税务机关来说,将身份证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实名制办税,减轻了税务机关资料审核环节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办税服务窗口的工作效率。采访中,一些大企业税务总监表示,今年国家税务总局继续推进实名办税,无疑将会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企业的信用状况在招投标和融资等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纳税信用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高丽表示,在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实施信用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高丽说,大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的税法遵从意愿和遵从能力,国家税务总局对企业实施信用管理,让信用良好的纳税人一路畅通,让虚假失信者寸步难行,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更有利于为守法者创造公平的成长环境。

增强办税便利性:企业最期待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有关增强办税便利性的措施数量最多,共推出优化实体办税服务、深化联合办税、简化纳税申报、创新发票办理、推行清单式服务和深化大企业服务等6项24条措施。采访中,不少大企业的财务总监都表示,办税便利性直接影响企业办税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期待”。

某大型保险企业办税人员肖雅洁告诉记者,目前,在增值税申报过程中,若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填写有误,即使在填完全套申报表的情况下,也需要将填写的内容全部删除后才可重新填写,这为财税人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她建议,对于开发房地产项目、出租不动产等预缴税款和抵扣税款的数额,应当从系统自动带出,避免纳税人因手工统计错误而造成税务风险。另一企业办税人员提到,在企业弥补亏损期将要结束的几年,由于系统不能自动带出相关数据,企业会有多缴税款的风险,希望可以进一步优化完善申报系统,方便企业办税。

自今年4月1日起,《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记者了解到,该《清单》共包括报告类、发票类、申报类、备案类和证明类共5大类150个事项,这些事项在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不仅如此,国家税务总局还将编制办税事项“全程网上办”清单,提升办税质效。对此,许华鑫表示,“最多跑一次”清单和“全程网上办”清单能直接减少纳税人的“跑腿”事项,企业会有更多时间研究税收法规,这是税务机关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纳税服务便捷到位的体现。

中国税务报 (编辑:)